新时代吴江“红色工匠”|杨红蕾:匠心在岗位上熠熠发光

分类:
新闻中心
2021/11/24 16:50
浏览量:
【摘要】:
2019年,苏州市吴江区举办了首届“吴江时代工匠”寻访活动,通过全媒体融合平台,以平实的角度,宣传展播了一批时代工匠,让“身边的陌生人”成为“可触可感的‘网红’楷模”。活动获得成功,社会反响热烈。 

2019年,苏州市吴江区举办了首届“吴江时代工匠”寻访活动,通过全媒体融合平台,以平实的角度,宣传展播了一批时代工匠,让“身边的陌生人”成为“可触可感的‘网红’楷模”。活动获得成功,社会反响热烈。 

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2021年,吴江再度和媒体联手,举办新时代吴江“红色工匠”暨第二届“时代工匠”寻访活动。经过半年多的寻访,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,吴江一批各怀绝技的“红色工匠”被颂赞——“鲜花献工匠”再次成为吴江大地的一道暖阳!

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,是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前行的精神源泉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:“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、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,真心爱才、悉心育才、精心用才,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”。匠心聚,百业兴。当今世界,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、劳动者素质的竞争。当前,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呼唤着“工匠精神”的发扬光大;作为一体化核心区的吴江,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,把培养更多的红色工匠、时代工匠作为自觉的追求。

这里,我们将以生动而丰富的全媒体形式,展示今年寻访的20位吴江“红色工匠”,以飨读者和观众。

——题记

她是苏州市劳模、苏州市首届十大青年技术创新先锋、苏州市双杯奖杰出工程师,这些荣誉的加持,正是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最好体现。

她是杨红蕾苏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办人,以团队核心成员身份,多次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,承担核心技术难点的攻关,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编制任务,部分项目获得国家、省、市科研成果奖项;她拥有省高新技术产品20多项、市科技进步奖5项、省级行业协会进步奖1项、江苏精品和苏州制造认证各1项,承担了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省科技支撑项目等;她主持并带领其他技术人员申报产品专利60余项,已获授权专利50余项,其中发明专利近10项;2018年,她作为吴江地区唯一职工代表出席了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大会......这不是简单的罗列,正是一名工匠成长的见证。

她就是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(下面简称永鼎股份)质量管理中心总监杨红蕾。

磨砺,快速成长的助推器

1999年,山西姑娘杨红蕾,因朋友推荐,与永鼎股份结缘,并爱上了吴江这座城市。

“来了就不想走了。”说起这段经历,杨红蕾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。

虽是工科毕业,但隔行如隔山,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她遇上通信线缆,只能从头做起,她成了永鼎股份的一名一线技术员。

刚入职时,部门里人少事多,加班是常事。有几次,她为了手头的急活要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下午,讲到当年的工作状态,她很淡然,“庆幸有这样的一段磨砺,加速了自己的成长。”

“拼命三娘”杨红蕾凭借着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精神,逐步从技术员走上了领导岗位。她的团队每年都会有10多项研发成果,斩获了多项省市级的技术荣誉。

杨红蕾的爱人在永鼎股份一家子公司工作,对于她的这种“拼命”,非常理解,并给予支持,说认真负责就是她一贯的工作态度。

风险,一举成功的试金石

2006年年底,杨红蕾接到一个新品开发的任务,是永鼎股份另一家子公司研发的大段长的海底光电复合缆,其中的光单元需要协助研发。

这个光单元最大的难点就是盘长,需要41km/盘,难度很大,但杨红蕾觉得值得一试。

揽下了这份“瓷器活”,负责工艺设计的杨红蕾,认真做足功课,对于原材料、生产设备、工艺,包装盘具等都做了详细的设计和准备,还对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。

当时正值春节,杨红蕾和团队都不敢懈怠,不眠不休连续做了3天,终于顺利完成2盘41km光单元的生产,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。

“这2盘光单元最后做成了当时国内最长的海底光电复合缆,交付客户使用,不仅可以替代进口类似产品,还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,创造了近4000多万元的产值。”杨红蕾说。

“创造优秀的业绩,杨红蕾起到了表率引领作用。”她的同事说。

高压,“撰写”惊喜的答卷

研发中,杨红蕾不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、技术、生产工艺,持续提高产品质量,降低成本,为公司转型升级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2014年,一名海外客户提出了高耐火阻燃通信光缆的要求,并且希望尽快出货。时间紧、任务重,杨红蕾顶着压力接下了任务。

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客户的要求只能答应,不能拒绝,哪怕经历重重困难,也要完成。”杨红蕾说,这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科研,更是一份挑战,成功了,就能拿到行业的话语权,就能为企业创造效益。

3个月时间,似乎进入“魔鬼”式工作法,设计方案、改进方案、做检测……一天又一天,反反复复重复着,做方案、改方案、检测、验证,记不清重复了多少次,只记得客户那份苛刻要求,只希望早点出成果。

终于,杨红蕾交出了一份惊喜答卷。

杨红蕾和团队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要,而且突破了制约通信行业线缆安全的关键技术难题,为国家各种重要设施提供了安全的数据传输保障,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经省经信委组织专家鉴定,技术水平为国际先进。

从业的22年里,这样的惊喜答卷还有很多。从一名普通工人到苏州市劳模、杰出工程师,杨红蕾从不间断给自己“充电”,行业内技术交流会、行业杂志、国内外文献等,她始终保持着求知若渴,犹如一个“新人”,不断前进。

换岗,带来全新的挑战

2018年3月,杨红蕾从公司技术部转到了质量部,新的岗位带来了新的挑战。杨红蕾说,她将致力于提升人员素质,落实质量管理体系、优化工作流程、提高智能化水平,从这几个方面推动质量管控提档升级,保证产品的合格率。

杨红蕾说,现阶段,传统产品的质量管控大部分还停留在依靠经验的情况,使用工具的很少,于是她将向公司建议,更多地用科学的手段和质量工具提升员工技能,持续创新创造,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。

杨红蕾作为部门管理者,她大胆吸纳新生力量,鼓励个人技能学习和提升,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专业指导。同时借助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平台,根据不同的技术课题吸纳临时成员,组建团队,共同完成攻关、技改任务,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,使参与人员的技能和业务水平可以快速提升,如此,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,一方面也可持续培养后续人才。

从最新的质量监管到她最在行的技术研发,看杨红蕾讲通信线缆头头是道,无不是一名工匠的“厚积薄发”,那份匠心在不同的岗位上都熠熠发光。

来源:交汇点·视觉江苏